“价值神话”高瓴资本卖飞!割肉后,隆基绿能股价最高涨超30%
自高瓴资本本轮减持结束迄今,隆基绿能最高涨幅已经超过30%。曾缔造无数资本市场价值神话的高瓴资本,在隆基绿能这只股票上,也作出了精准的“底部割肉”的操作。
“高瓴资本是准备近期退出还是继续长期投资隆基绿能”?在隆基绿能(601012.SH)11月10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面对投资者这一尖锐问题,隆基绿能并未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HHLR(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账户)持有公司股票数量为378,902,910股,持股比例为5.00%。
根据隆基绿能公告,高瓴资本于2025年6月30日至8月22日减持公司3755.72万股股份,减持比例0.5%。有趣的是,截至11月12日收盘,自高瓴资本本轮减持结束迄今,隆基绿能最高涨幅已经超过30%。曾缔造无数资本市场价值神话的高瓴资本,在隆基绿能这只股票上,也作出了精准的“底部割肉”的操作。
高瓴资本“底部割肉”
投资者之所以提出高瓴是否会退出隆基绿能的问题,实属有因——高瓴对隆基绿能的减持计划由来已久,尤其对5%的信息披露门槛格外在意。
2020年开始,高瓴资本旗下的二级市场投资子公司HHLR开始了对隆基绿能的布局。2020年12月,李春安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HHLR转让其持有的隆基绿能6%股份,交易价格70元/股,交易总价约为158.41亿元。当年,隆基绿能的股价已经上涨超2倍。
在其入股后再度开启一轮快速上涨行情。截至2021年2月18日,公司股价最高触及125.68元/股,跃升为市场追捧的“光伏茅”,高瓴资本彼时浮盈已超百亿元。
2021至2022年,隆基绿能先后实施两次“10转4”的送转方案,高瓴资本持股数量相应增至4.44亿股,期间其持股比例始终保持在5.85%。
然而此后,隆基绿能股价步入漫长的调整期,高瓴资本也启动了对隆基绿能的减持“计划”。2023年,HHLR将其持有的6448.46万股隆基绿能股份用于转融通出借;然而在出借期间,高瓴却暗自减持了隆基绿能股票;待转融通出借股份到期后,其持股比例降至4.98%,由此规避了作为5%以上大股东所需履行的信息披露义务。
2023年11月,HHLR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隆基绿能股票,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2024年,根据监管要求,高瓴资本重新增持隆基绿能128.13万股,持股比例回升至5%;随着HHLR进一步履行此前作出的增持承诺,其持股比例稳定在5.5%。
在时隔一年后,高瓴资本再度谋求减持,其减持的意愿不言而喻。本轮减持结束后,HHLR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终于不再受5%以上股东的披露约束,其后续继续抛售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因此,业绩说明会上,高瓴资本是否准备近期退出隆基绿能的问题也不足为奇。
然后,对于高瓴资本而言,2025年的“割肉”却亏麻了。据估算,经送转股调整后,其持仓成本约为35元/股。在2025年6月30日至8月22日的减持期间,隆基绿能股价处于14.75元至16.88元区间。而在高瓴减持后,其股价最高上涨至23.57元/股,涨幅最高超过38%。
回本之路仍然漫长
在“反内卷”政策不断出台下,光伏行业产能出清速度加快,“反内卷”成效显著。自三季度以来,光伏板块结束底部调整,走出了强势上涨的态势,截至11月12日收盘,中证光伏指数三季度以来的涨幅达到53.66%。
受益于板块上涨,以及自身亏损幅度的收窄,隆基绿能股价也实现上涨。根据三季报,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9.15亿元,同比下降13.1%;归母净亏损34.03亿元,同比减亏47.5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收窄至8.34亿元,亏损幅度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减少。
近年来,隆基绿能将工艺难度更高的BC组件作为重点,截至三季度末,该类组件出货占比已经达到25%,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隆基绿能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烦恼,华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未来可能存在组件行业价格竞争超预期的风险、硅片及组件价格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自律行为不及预期的风险、BC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不过机构对于隆基绿能的上涨整体呈乐观态度,根据基金三季报,公募基金三季度增持公司2280.68万股。此外,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近6个月内,有14家机构对隆基绿能给出“买入”评级,5家机构给出“增持”评级,目标价格最高为26元/股。这一预测与高瓴的成本价相比尚存距离。
经历前期上涨后,光伏板块于11月12日迎来回调。当日,隆基绿能股价单日下跌7.35%,收于20.79元,较高瓴资本约35元/股的持仓成本仍有约70%的涨幅缺口。然而,鉴于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也让这“70cm”的回本之路,显得尤为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