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浪潮催生业绩腾飞,宏景科技2025年上半年再超预期
今年上半年,宏景科技陆续签订多项算力合同,前期算力布局深化进入收获期,算力业务收入与利润双双兑现,成为公司高速成长的主引擎。
“如果2024年是AI应用爆发元年,那么2025年就是AI基建爆发元年”。在最新出炉的2025年半年报里,“算力新秀”宏景科技(301396.SZ)用一组亮眼的数据,为这句话写下注脚: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双双大增,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加567.14%,实现归母净利润6028.04万元,同比增加725.73%。
业绩的跨越式提升,核心驱动力来自宏景科技智算业务的全线爆发。公司在报告期内陆续签订多项算力合同,前期算力布局深化进入收获期,算力业务收入与利润双双兑现,成为公司高速成长的主引擎。
紧抓AI基建窗口期,打造智算服务闭环
宏景科技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1997年成立以来,公司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智算等技术的行业应用和成果转化,打造新质生产力,致力于为更广泛的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从深耕智慧城市27年的“隐形冠军”,到如今资本市场瞩目的“算力新秀”,宏景科技双轮驱动业务格局逐渐形成。
当下,全球AI军备竞赛进入“算力即国力”阶段:谁掌握算力,谁就握有未来十年科技与产业秩序的主导权。国家及地方政策持续加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需求端呈指数级扩张。
宏景科技顺势而为,紧握时代机遇,战略布局算力服务业务。凭借多年的创新研发团队建设、计算集群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依托完善的算力供应链及出色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基于丰富的智算资源池及大型客户服务经验,宏景科技可为客户提供GPU硬件采购、集算力组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包括算力设备集成服务、算力设备运营服务,全方位赋能客户在大模型训练、推理、科学计算等不同业务场景的各类需求。
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宏景科技通过高速网络将分散的计算资源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可弹性调度的计算能力池,以支持客户的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训练、大数据分析等任务,帮助客户实现算力的高效聚合、协同共享,突破单机算力限制。
前期深厚积累,使宏景科技能实现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创新。在此基础上,宏景科技以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为己任——以算力服务为支撑,以AGI应用场景的发展为突破,深化赋能行业应用,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智算解决方案服务商。
订单、收入、利润“三级跳”,盈利弹性持续释放
2024年,宏景科技不断夯实业务纵深、打好战略组合拳,通过深化算力业务布局,构建多维度的业务模式,实现了算力业务的爆发。2025年上半年,公司陆续签订多项算力合同,公司在算力业务上的能力与优势得以验证。
具体而言,2024年,宏景科技实现在手订单23.17亿元,同比增长113%。今年上半年,宏景科技先后披露多个重大算力服务合同。凭借优质高效的项目交付能力,公司建立了较好的影响力和口碑,推动算力服务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公司年内已披露的算力订单金额约27.5亿元,加上2024年已披露的算力合同,合计已披露算力合同总额为40.54亿元。
大额订单纷至沓来,既是市场对宏景科技算力交付水准与客户服务口碑的最佳背书,也为其深化算力版图、拓宽市场疆域、放大品牌声量注入了强劲动能。随着合同顺利履约,公司业绩有望步入持续释放的上升通道。
东吴证券指出,若按行业五年折旧口径还原,宏景科技2025年上半年真实盈利能力仍被低估,“由于公司第一季度租赁收入主要确收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的三年合约订单,对应的算力项目设备折旧年限为3年,如果按照行业平均折旧年限5年计算,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际盈利能力更高”。
2025年以来,海外大厂资本开支指引持续乐观。Meta将2025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640亿~720亿美元;微软表示,数据中心供给很紧张,到今年年底仍会有短缺;谷歌则表示维持2025年资本支出750亿美元。国内方面,2025年被定义为“AI基建元年”,高性能算力卡采购需求先行爆发,算力租赁板块率先受益。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宏景科技是算力租赁行业头部公司,算力租赁业务已帮助公司实现业绩反转。基于订单可见度与资源储备,东吴证券将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至1.18亿元、3.09亿元、4.12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速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