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隆达上半年净利润扭亏,多领域布局开启新征程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95%
净利润同比扭亏、净资产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增长,近日,国内劳保手套龙头康隆达(603665.SH)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95%。
功能性劳保手套:出海先锋的硬实力
康隆达作为国内首家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上市公司,在特种及普通劳动防护手套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市场经验。公司通过对无缝针织手套技术和浸胶技术、工艺的深度开发、应用和长期积累,逐步拥有了独立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快速高效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其产品品类丰富多样,涵盖耐磨手套、抗切割手套、抗撕裂手套、抗冲撞手套、防化手套、防静电手套、耐热耐寒手套等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冶金、石化、采掘等众多行业。而且,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以欧洲、美国和日本为主的境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中,越南康隆达作为公司的海外基地,更是集成了中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先进技术。这里拥有12条一次性丁腈手套生产线和20条劳动防护手套生产线,特种防护手套产能达800万打/年,丁腈手套产能为350万箱/年。产品不仅广泛用于医学检查、化工、电子等行业,还凭借其成本与税费优势,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
半年报显示,公司已完成越南研发生产销售基地的战略布局,相比国内基地,越南基地的能源、人工成本低廉1/3以上,税费负担也相对更低,更有利于满足美国、西欧等国优化供应链的需求。这一战略布局有利于公司实现“产品大防护化”“产业高新技术化”“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国际化”的新发展规划,助力手部防护这一传统产业突破国内发展瓶颈,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具长期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和经营优势。
延链补链:精准踩准机器人风口
在巩固功能性劳保手套业务的同时,康隆达积极延链补链,敏锐地捕捉到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机遇。其全资子公司金昊新材料是国内最早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现已具备2条干法生产线和3条湿法生产线,公司核心技术均来自自主研发,拥有相关专利40余项。目前,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安全防护、海洋产业和军事装备等领域。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灵巧手技术成为科技前沿的焦点。康隆达介绍,通过国外近十年的驱动缆研究,相比钢索、芳纶、尼龙等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独特的强度、抗蠕变性及耐弯曲疲劳性,使其在机器人灵巧手腱绳及外壳刚性材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推动各行业产品性能的革新。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看好公司手套主业成长与UHMWPE产品应用。公司较早布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材料,该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以及优良的抗冲击性、抗切割性、高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性,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其重要的应用领域。
未来展望:产能释放与新兴市场共舞
展望未来,康隆达在产能、行业和产品等多个维度都展现出发展前景。在产能端,越南基地已成为公司增长的强劲引擎。越南研发生产销售基地一期产销率不断攀升,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业绩增长,其成本与关税优势显著。而且,越南基地后续规划的二三期建设将持续释放产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增长空间可观。
从行业端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正朝着差异化、规模化、高端化、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康隆达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在产品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满足现有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安全防护等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凭借其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不断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在机器人灵巧手腱绳、外壳轻量化高韧性材质等新兴应用领域,该材料潜力显著,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越南基地将有助于公司维持及开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此外,公司研发团队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腱绳材料开发应用领域已成功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公司主业手套业务稳步发展,美越已达成20%对等关税,较国内对手存在关税相对优势,有望带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24年越南工厂开始投产,2025年随着产能爬坡及越南收入占比提升有望带动净利率进一步提升。“年产2400吨多功能高性能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二期已有200吨产能进入试生产阶段,值得关注公司未来在UHMWPE纤维产品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