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亮相2025服贸会:多业务板块释放数字服务新动能
“全力加速向AI时代的转型。”
9月10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财闻表示,蚂蚁创业已经21年,第一个十年,参与了中国移动支付的进程,让二维码支付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第二个十年,参与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让普通用户和千万的小微商家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面向下一个十年,蚂蚁确立了支付宝双飞轮、AI first、加速全球化的战略,全力加速向AI时代的转型。

在C端用户服务层面,蚂蚁集团已落地AI转型成果,比如,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开发的AI健康管家AQ。用户仅需通过语音交互,即可享受问健康、读报告、测疾病、管慢病等上百种专业健康服务,目前该产品服务用户规模已突破1亿,成为AI赋能日常健康管理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支付宝核心功能“碰一下”已从支付逐步向其他场景自然延展,覆盖北京在内的400多座城市,被全国5000+品牌、千万商家接入,从支付延伸至点餐、开门、骑行、入住等超过300个细分使用场景,用户数同样破亿。
为进一步响应激活消费潜力的号召,支付宝还联合政府、商圈及商家发起规模化促消费活动。作为政府消费券发放平台之一,支付宝助力消费券高效落地,推动“抢券热”转化为实际消费动能。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26日,支付宝联合千万商家启动“夏季消费节”,在全国超400个城市推出“碰一下”支付享免单、得优惠等活动,发放超1亿资金补贴;数据显示,对比端午假期与五一假期首日,“支付宝碰一下”支付笔数增长超20%,有效撬动服务消费,凸显支付工具的消费杠杆价值。
在B端及全球化领域,蚂蚁集团则针对金融服务行业痛点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当前,金融服务AI转型面临精确、安全合规及效率的高要求,海外新兴市场的用户与监管需求更趋复杂,导致行业从“对话型AI”向“行动型AI”跨越存在难点。对此,蚂蚁国际(总部位于新加坡)推出金融科技行业首个AI即服务(AIaaS)平台——Alipay+ GenAI Cockpit(“金融AI驾驶舱”),助力金融科技公司与超级应用构建AI智能体。
据悉,蚂蚁国际的业务涵盖四大板块:全球整合钱包门户服务(Alipay+)、全球商家支付服务(Antom)、全球企业账户服务(WorldFirst)及普惠场景金融服务(Bettr)。2024年全年,其资金处理量突破1万亿美元,服务覆盖全球70多个市场的线下数字支付、200个市场的线上电商支付,以及120万个全球中小企业的账户运营。
针对企业跨境资金管理中“庞大资金流体量与全球调拨需求下的技术缺口”问题,蚂蚁国际平台科技团队开发了两大核心解决方案。其一为区块链实时跨境资金管理平台Whale(鲸),该平台融合区块链、加密技术与AI能力,可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与耗时。2024年,蚂蚁国际超1万亿美元资金处理量中,有超三分之一通过Whale平台完成,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全球主流银行均已与之合作,在该平台上线通证化存款服务。
其二是自主研发的鹰序外汇时序预测大模型(Falcon Time-Series Transformer Model),这一基于Transformer架构、拥有近20亿参数的大数据模型,专注于金融场景下的数值预测,可通过AI技术帮助企业预测交易量、管理外汇风险、降低对冲成本并定制外汇策略,目前以超过90%的准确率,提供每小时、每日及每周的现金流和外汇敞口预测。该模型已应用于银行、航空、在线旅行、电商等多元场景,实践显示其可帮助航空业削减60%外汇成本,为企业资金流动性管理降低30%-50%成本。2025年5月初,英国巴克莱银行已宣布将该模型集成至自身金融服务,以应对全球市场波动带来的外汇风险与成本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