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上半年“量稳质升”,多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上半年,苏州银行多项核心指标获得增长。实现净利润3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亿元,增幅6.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亿元,增幅6.15%。
近年来,利率下行、息差缩小,银行业普遍面临增长难题。然而,苏州银行(002966.SZ)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苏州银行实现质效双升,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上半年,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0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归母净利润31.34亿元,同比增长6.15%。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苏州银行多项核心指标表现亮眼,存贷规模双双同比增加,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风险指标位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苏州银行中报披露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表示继续看好苏州银行,并给出“买入”评级。
存贷规模双增,盈利转化效率提升
上半年,苏州银行多项核心指标获得增长。实现净利润3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亿元,增幅6.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亿元,增幅6.15%。
存贷规模协同扩张。截至6月末,苏州银行各项存款余额 4627.52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457.87 亿元,增幅 10.98%;各项贷款余额 3634.97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01.39 亿元,增幅 9.04%。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为苏州银行资产端扩张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上半年,作为苏州银行营收支柱的利息净收入达到42.63亿元,同比增长2.72%,与上年同期相比,利息净收入增速重新回正。
此外,非息收入表现亮眼,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9%;投资收益13.02亿元,同比增长10.11%;同时,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减少9.37%,显示苏州银行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运营效率提升。
截至6月末,苏州银行资产总额 7549.74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12.60 亿元,增幅 8.83%。
智能风控持续优化、严守资产质量“生命线”
对于银行而言,资产质量是需要严守的“生命线”。上半年,由于市场行情承压,部分银行不良率有所上浮,但苏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始终保持在稳定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苏州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0.83%,与2024年底持平。其中,信用贷款不良率0.84%,较2024年底下降0.24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6月末,苏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7%,资本充足率为14.57%,均符合监管要求和资本规划管理目标。
据同花顺iFinD统计,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苏州银行0.83%的不良贷款率居行业前5位;14.57%的资本充足率居行业前6位。
此外,截至6月末,苏州银行拨备覆盖率为437.91%,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居第3位。
苏州银行表示,资产质量能保持在稳定水平,得益于其持续完善的“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苏州银行始终将持续完善智能风控体系当作第一要务,通过完善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风控预警模型,搭建知识图谱平台,用科技为风险管理“赋能”,精准监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
区域优势明显,驱动业绩稳增长
苏州银行是苏州唯一一家法人上市城商行。而苏州是全国强市,今年上半年全国城市经济实力排行中,苏州GDP达到1.3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其同比5.7%的增幅在上述城市中更是高居首位。
苏州新质生产力强劲,民营经济活跃,是全国重要的科创高地,这为立足苏州、深耕江苏的苏州银行提供了业绩稳步增长的沃土,而苏州银行则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经营,走出了“科创+跨境”“民生+财富”双引擎发展之路。
科创方面,苏州银行积极打造“苏心科创、伴飞成长”的科创金融品牌,持续完善“伴飞计划”“展翅计划”“领航计划”三大金融支持计划,形成全客户需求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生态资源管理的整体布局。截至2025年6月末,苏州银行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1.3万家,科创企业授信总额超1300亿元。
跨境方面,苏州银行紧抓苏州外向型经济特点,构建了结算、智存、融资、交易、担保、出海“6+N”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的跨境金融产品体系,积极升级服务赋能企业“走出去”。
上半年,苏州银行国际结算量突破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45亿元,同比增长53%;外币贷款及贸易融资投放金额同比增长52%;与超3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海外代理行关系,全球化业务布局加速推进。
民生方面,苏州银行深耕本土满足多元化需求,打造“苏心康养”养老金融服务品牌,累计为超210万名老年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管理金融资产超1800亿元;以“苏心”服务构筑人才发展高地,践行“金融服务跟着人才跑”,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人才卡超2.3万张;消费贷款动态风险管理和精细化客户分层策略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8.32%。
财富方面,苏州银行不断完善一体化投研体系,上线资产配置系统。截至6月末,管理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超3900亿元;私人银行客户数和金融总资产分别较年初增长19%和16%。
机构:苏州银行业绩增长潜力较大
苏州银行披露中报后,包括中泰证券、开源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表示看好,并给出“买入”评级。
比如中泰证券研报认为,苏州银行立足苏州,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扩表较快,业绩增长潜力较大,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2.8%、2.8%,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4.2%、7.9%,对应EPS分别为1.20元、1.25元、1.35元,维持“买入”评级。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苏州银行发展与本地经济同频共振,规模扩张节奏快,未来展业空间大。对公业务平台优势鲜明,资源向制造业、科创等实体领域倾斜;零售依托金融生态圈,潜在财富客群庞大。苏州银行近年获得公募基金、托管牌照,理财子牌照获取可期,存量风险持续压降,新增风险可控,资本安全边际较厚。
而平安证券则给出了“强烈推荐”评级。其认为,苏州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同业优异水平,苏州地区良好的区域环境将持续支撑信贷需求的旺盛,公司人员与网点的加速扩张也有助于揽储和财富管理竞争力的增强,伴随大零售转型和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