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今年用电量规模将超过7000亿度,五年平均增长8.5%左右
“十四五”以来,浙江的能源更清洁、发展更低碳,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单位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
9月26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海涛表示,浙江是资源小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十四五”时期,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新型能源体系,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了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有力应对了极端天气、资源紧缺等挑战,能源发展呈现精彩蝶变。
一是保供水平更高。把能源安全放在首位,加大能源供应保障,支撑了高速增长的用能需求。从用电量看,今年规模将超过7000亿度,五年平均增长8.5%左右,高于“十三五”的6.3%,也高于全国、领先沿海。从负荷看,最高负荷今年达到了1.31亿千瓦,比2020年增加了近4000万千瓦,相当于每年增加一条800千伏的特高压输电能力。
二是能源结构更优。从供需两侧发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供给侧,大力发展核电、光伏、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过火电比例,五年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光伏、风电装机接近翻两番,光伏取代煤电成为了第一大电源。消费侧,持续推进节能减煤降碳工作,煤炭消费占比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左右,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三是设施布局更全。持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60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长70%以上。电源方面,三澳核电一期等支撑性电源即将投产,全省装机提升至1.8亿千瓦,新增约8000万千瓦。电网方面,白鹤滩输电工程建成投产,甘肃至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超高压线路首次突破了1万公里。油气方面,形成了“一环网、网络化、多气源”的供气格局,管道气下载、LNG接收能力翻一番。
四是创新活力更足。加快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形成全国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全国首个深远海风电母港。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落户温州;白马湖实验室研发的钙钛太阳能电池技术刷新2项世界纪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全国首批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
五是治理能力更强。全面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浙江成为长三角首个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市场主体注册数量13.7万户,居全国前列。省级天然气管网融入“全国一张网”,实现管网设施向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增强民生用能保障,“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充电桩数量超过200万根、居全国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