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报告揭晓 浙江多行业龙头成高质量标杆
报告显示,2023至2024年间,浙江上市公司数量净增14家,位居全国第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及新“国九条”有关精神,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学术指导下,近期编制完成《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报告(2025)》。该报告构建起一套覆盖公司治理、创利能力、企业文化等九大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科学、全面的健康诊断工具。
10月16日,上述健康指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表示,健康指数(HealthIndex,HI)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全面、科学的健康诊断工具。通过科学的指数模型,帮助公司突出主业、规范治理、不断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标的识别工具;为金融机构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该指数共对2024年5363家上市公司开展健康诊断。剔除金融地产行业后,全市场5143家公司的综合健康指数平均值为67.17,较2023年提升1.24。其中,外部监督、价值再造、企业文化等系统表现突出,公司治理、产品销售等方面亦稳步改善,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持续向好。
新兴产业已成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从区域分布来看,5143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省(838家)、浙江省(693家)、江苏省(671家)、北京市(434家)、上海市(406家)、山东省(300家),共3342家,占据了总量的64.98%,比重同比增加0.07%,发达省份在资本市场中的力量持续增强。
从综合健康指数平均水平看,在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中,综合健康指数平均水平最高的是安徽省(68.12)、北京市(68.11)、上海市(68.08)、浙江省(67.71)、山东省(67.69)。

健康指数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各省立足自身禀赋,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与精准服务,构建起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体系,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例如,东部地区以精细服务破解发展堵点,全面解决地区上市公司发展存在的困境,江苏以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构建转型金融体系,福建依托绿色金融改革助推产业低碳转型,山西深化“分层分类、联合走访”模式,针对能源类企业审批、债务等难题精准施策,多家公司启动产业整合类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湖南率先出台省级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措施,通过政策宣讲与“一企一策”指导,推动辖区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达3.89%。各地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力的资本市场服务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各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贡献程度的行业榜首来看,江浙沪地区、上海市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8651.82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4.68%;江苏省的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4898.59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4.24%;浙江省的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4948.69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9.45%。
东部沿海其他省份中,福建省的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4100.29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3.08%;山东省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3748.74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2.72%;广东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18649.13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7.73%;
中西部地区,安徽省的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1478.64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9.93%;湖北省的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2192.70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22.93%;湖南省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1050.62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1.78%;四川的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累计贡献营业收入1746.82亿元,占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量的15.79%。
报告指出,各地区上市公司中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的高营收贡献占比,清晰地呈现出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这些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正从区域层面汇聚成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浙江省增量上市公司数量拔得头筹
在省份排名中,浙江省表现尤为亮眼——2023至2024年间,其上市公司数量净增14家,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广东、上海、安徽紧随其后。
浙江的强劲势头不仅体现在数量增长,更反映在企业的结构多元与产业健康度上。报告显示,横店东磁(002056.SZ)、杰克科技(603337.SH)、杭叉集团(603298.SH)、新和成(002001.SZ)、华东医药(000963.SZ)、巨化股份(600160.SH)、卫星化学(002648.SZ)、三美股份(603379.SH)、春风动力(603129.SH)、公牛集团(603195.SH)、珀莱雅(603605.SH)等辖区在浙江的企业上榜。这些企业所对应的行业广泛,涵盖了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汽车、轻工制造、美容护理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浙江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其中,横店东磁作为电力设备行业的代表,在磁性材料和光伏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其高性能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杰克科技在机械设备领域则是缝制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
新和成和华东医药是浙江医药生物行业的杰出代表。新和成专注于营养品、香料、高分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成为全球重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华东医药则在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其创新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巨化股份和卫星化学在基础化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化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氟化工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冷、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卫星化学则在丙烯酸及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方面具有优势,积极拓展产业链,推动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春风动力和三美股份在汽车领域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春风动力专注于大排量水冷动力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摩托车和全地形车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三美股份则在氟制冷剂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为汽车空调等行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公牛集团作为轻工制造行业的代表,以插座起家,逐步拓展到墙壁开关、LED照明、数码配件等领域,凭借其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国内民用电工行业的领导者。珀莱雅则在美容护理领域崭露头角,专注于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在国货美妆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悉,为持续发挥健康指数的示范与引导作用,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计划在财闻平台(网站、APP),按季度更新健康指数行业排名前列企业,为市场提供常态化、高透明度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