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不到一年再增资!银发经济产业链转向“必争赛道”

财闻 李丹红 2025-10-23 18:31:19

在资金充足、增长强劲的情况下,国民养老为何加快增资步伐?增资背后是有怎样的战略规划?

日前,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公开募资扩股,本次拟引进不超5家新股东,对应股份数不超4.71亿股。这是国民养老成立三年来的第二次增资。

财闻记者梳理其业绩发现,国民养老三年来增长强劲,累计盈利近10亿元。同时,偿付能力充足,最新两个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A。

关于资金充裕的国民养老为何快速推进增资计划,受访专家指出,更多股东加入,印证了银发经济赛道的高价值与确定性,是对银发经济赛道长期价值的深度认可;另外,增资背后也释放出国民养老加速战略布局的信号,核心逻辑是锚定银发经济的发展窗口期,主动夯实布局能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监管层面推进养老保险公司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对养老险公司的资本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增资举措也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成立三年赚近10亿,再度增资拟引进5家新股东

10月13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披露了国民养老的增资项目,此次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不超过4.71亿股,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不超过5个,现有股东不参与本次增资。项目信息显示,募集资金是为补充一级核心资本,用于主营业务发展。项目信息披露期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2月5日。

图片截自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根据公开信息,成立于2022年3月的国民养老,初始注册资本超过百亿,达到111.5亿元,股东是来自“银行系”的工、农、中、建、交、邮储、中信、招商、兴业、民生、华夏等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下属公司,以及证券保险机构和投资及实业领域企业。这样的股东背景让国民养老可以大力借力银保渠道发展,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的保险产品,主要都是通过银保渠道销售。

即便是有上百亿的初始注册资本,国民养老还是在成立两年多后迎来首次增资,2024年12月,安联投资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获准注资2.28亿元,成为国民养老的新股东,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3.78亿元。

国民养老这几年的成绩单也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国民养老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是2.92亿元、11.19亿元、48.08亿元,净利润分别是0.49亿元、3.15亿元、4.30亿元。今年上半年,国民养老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39亿元,净利润2.04亿元,三年累计盈利近10亿元。

同时,在保险公司裁撤分支机构的大潮下,国民养老却逆势开设新机构,3年来已在浙江、山东、四川、重庆、上海、广东等省市开设6家分公司。

此外,国民养老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90.78%、603.72%,远超监管要求的50%、100%。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均是AAA,行业排名靠前。截至2025年6月末,国民养老总资产达到737.70亿元,净资产达到131.53亿元,资金储备雄厚。

增资释放加速战略布局信号

国民养老资金充裕、强劲增长,为何还要加快增资步伐?

对此,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向财闻记者表示,更多股东加入,印证了银发经济赛道的高价值与确定性。

国民养老的初始股东已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多领域头部金融机构,李佳认为,新股东的持续加入,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资本方均看到了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潜藏的巨大市场空间——从养老保障、健康管理到养老服务、适老化产品,整个银发经济产业链正从“潜力赛道”转向“必争赛道”。

在李佳看来,国民养老作为聚焦该领域的专业机构,股东扩容本质上是资本对“银发经济+专业机构”组合模式的信心投票,既体现了金融市场对赛道成长性的共识,也为国民养老后续整合资源、拓展业务提供了更广泛的资本与产业支撑。

关于引资扩股释放的战略信号,李佳进一步表示,在资本充裕背景下加速增资,核心逻辑在于锚定银发经济的发展窗口期,主动夯实布局能力。国民养老自成立以来便以“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定位,此前的业务更多聚焦于养老金融产品创新、长期资金管理等基础领域。此次增资极有可能是其从“基础布局”转向“具体项目落地”的关键动作。

财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公司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对养老险公司的资本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增资举措也符合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

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保险公司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偿付能力方面,要求上年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

同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发布了《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强调,养老保险公司应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聚焦养老主业,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类型业务,分级提高注册资本要求。

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针对养老金融业务特点与风险管控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体系,探索将银行保险机构养老金融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监管评级统筹考虑。根据商业保险年金销售、投资、风险管控等要求,完善监管制度体系,优化偿付能力和准备金监管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开业的9家养老险公司中,2024年以来有4家累计披露6轮增资扩股计划。除国民养老的两次增资外,2024年3月,恒安标准养老获批增资2亿元;2024年4月和2025年6月,泰康养老相继宣布增资两次,每次增资20亿元;2024年5月,太平养老宣布引入比利时富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拟以10.75亿元认购太平养老约10%股份。

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化股东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或是国民养老应对政策收紧、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引进5家新股东,意味着引入多元化资源,助力其在养老金融市场占据先机。

(编辑:郭梓昊)
实时资讯
更多
17:02
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容 超万亿资金涌入科创领域
17:01
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荃科785’亩产突破吨粮大关
17:00
铁路12306开通团体票电话预订 单笔上限增至19张
16:59
考古人员在辽上京遗址皇城内发现4组大型院落遗址
16:58
广东江门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16:57
美国派航母赴拉美 多国强烈谴责
16:24
公募三季报持仓曝光 三大赛道翻倍股频现
16:04
海富通一基金经理因“老鼠仓”被罚50万
16:03
中基协修订私募管理人变更规则,新增“生前遗嘱”
16:02
沪深ETF规模破5.6万亿,ETF市场呈现明显头部效应
15:34
多地做好供热保障守护“温暖防线”
15:34
远东股份旗下安缆助力BEST核聚变装置突破 高端电缆技术获验证
15:33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我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15:32
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
15:31
重大突破!亿吨级发现
15:29
穆迪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15:27
南非欢迎全球监管机构将其移出特别审查名单
15:26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六成 驱动数字经济新增长
15:26
泰国总理取消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5:25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开始举行
17:02
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容 超万亿资金涌入科创领域
17:01
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荃科785’亩产突破吨粮大关
17:00
铁路12306开通团体票电话预订 单笔上限增至19张
16:59
考古人员在辽上京遗址皇城内发现4组大型院落遗址
16:58
广东江门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16:57
美国派航母赴拉美 多国强烈谴责
16:24
公募三季报持仓曝光 三大赛道翻倍股频现
16:04
海富通一基金经理因“老鼠仓”被罚50万
16:03
中基协修订私募管理人变更规则,新增“生前遗嘱”
16:02
沪深ETF规模破5.6万亿,ETF市场呈现明显头部效应
15:34
多地做好供热保障守护“温暖防线”
15:34
远东股份旗下安缆助力BEST核聚变装置突破 高端电缆技术获验证
15:33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我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15:32
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
15:31
重大突破!亿吨级发现
15:29
穆迪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15:27
南非欢迎全球监管机构将其移出特别审查名单
15:26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六成 驱动数字经济新增长
15:26
泰国总理取消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5:25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开始举行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财闻 10-24
1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十五五”时期既看GDP也看GNI
财闻 10-24
2
中美元首是否将会晤?外交部回应
财闻 10-24
3
马斯克重大宣布!三星电子将和台积电一道生产特斯拉AI5芯片
财闻 10-23
4
满足最新国补政策,比亚迪宋家族、秦L DM-i改款上市
财闻 10-23
5
或面临数十亿美元罚款!Meta和TikTok被指控违反《数字服务法案》
财闻 10-24
6
上海理想MEGA起火事故:全员安全撤离,原因待查
财闻 10-24
7
新凯来旗下公司高管变更
财闻 10-24
8
重磅!杭州多地将发放“购房+消费券”补贴
财闻 10-24
9
科技方向确定了,固态新款推出了,电池又要重回主线了?
财闻 10-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