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业绩快跑,大洋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56.12%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增长11.24%;归母净利润8003.66万元,同比增长56.12%;增速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快。
近日,大洋生物(003017.SZ)发布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2953.10万元,同比增长48.9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增长11.24%;归母净利润8003.66万元,同比增长56.12%;增速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快;基本每股收益为0.9846元/股,同比增长59.01%。同时,得益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和收到的税费返还较上年同期增加,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12.48%,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充裕的现金储备为公司新项目的推进、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更多“子弹”,也增强了企业抵御周期波动的能力。
近年来,作为国内碳酸钾、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大洋生物已形成以钾盐为主、含氟精细化学品及兽药共同发展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公司尤为注重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769.50万元,同比增长28.82%。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公司的抗球虫原料药盐酸氨丙啉已通过国家GMP和美国FDA认证,主要销往欧洲、美洲以及东南亚地区。此外,兽药预混剂成套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多个品种已在国外注册并进入市场销售。公司在兽用原料药生产领域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其中,“抗球虫病药盐酸氨丙啉清洁生产产业化”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其成果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源于公司对兽药行业整体形势的精准判断——2024年我国兽药市场规模达到约600亿元,但过去10年兽药行业整体规模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行业内卷加剧、供需关系失衡、创新能力减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业内中小企业受到剧烈的竞争冲击,唯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开拓增量市场空间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近年来拥有原料药优势的头部兽药企业已整合大量的兽药市场份额。同时,生态养殖理念也推动兽药行业向安全、高效、低残留方向发展,在这一方面,大洋生物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通过树脂吸附法和蒸馏浓缩相结合的手段,解决了盐酸氨丙啉工艺废水治理难题,从源头上减少“三废”产生,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的转变。
在产能提升方面,大洋生物持续投入“800吨/年盐酸氨丙啉生产线”项目建设,预计2026年6月正式投产,届时将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盐酸氨丙啉生产线。随着项目研发升级与产能释放实现共振,大洋生物逐渐步入“量价齐升”的新周期。
在不断巩固兽药行业领军地位的基础上,大洋生物也在不断拓展第二增长曲线以及新兴产业发展边界。一方面,公司在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现有生产的含氟化学品主要为2-氯-6-氟系列、氟苯和对氟苯甲醛等。其中,公司成为2-氯-6-氟系列产品国内外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在新材料领域,大洋生物子公司福建舜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氟苯作为新材料聚醚醚酮(PEEK)的中间体4,4-二氟二苯甲酮(DFBP)的上游原料,拥有氟苯的生产装置以及PEEK中间体氟酮的中试技术。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等产业对轻量化材料需求激增,该业务有望成为大洋生物又一利润增长点。
此外,大洋生物持有浙江芯之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30%的股份,其主要业务是生产制造石墨基高纯陶瓷产品,可应用于半导体设备以及LED等外延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方面,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基本竣工,新的增长空间有待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