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被“十五五”规划建议点名,昊志机电等头部企业受益
在新近出炉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里,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等被列为需攻关的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来支撑。
在新近出炉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里,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等被列为需攻关的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表示,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在市场人士看来,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成“制造强国”,作为“制器之器”的工业母机,是根基与核心,它“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五五”的规划建议,对于深度布局工业母机领域的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
昊志机电(300503.SZ)就是深耕工业母机的龙头企业之一。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广州企业,专业从事中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核心功能部件等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维修,已在全球的工业母机领域拥有重要的行业地位。
技术实力,行业领跑
在深耕行业近20年后,昊志机电已然成为行业佼佼者。从其布局来看,昊志机电掌握了“工业母机心脏”——电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并以此为基础,向机器人等领域拓展,构建了协同发展的业务生态。
昊志机电总经理雷群表示,长期以来,昊志机电围绕“智能制造工厂”布局,不仅在工业母机电主轴领域斩获国内单项冠军,还拓展至转台、直线电机、导轨丝杆、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并扩大营收。
公开资料显示,昊志机电电主轴产品曾获多项业内权威奖项,如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其PCB钻孔机主轴中最高转速达40万转/分,50nm 回转精度的超精密电主轴已实现批量生产,部分超精密主轴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C 行业用主轴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为了持续夯实技术实力,近年来,昊志机电的研发投入营收占比基本维持在9%以上,这一高研发投入,让昊志机电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通过规模化生产,将曾经售价堪比汽车的电主轴降到了几千元的级别,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和成本下降。
今年9月,深圳工业展(ITES)组织行业精英代表走近昊志机电,在昊志机电智能化生产车间,代表团近距离观摩了高端机床核心功能部件的制造过程,对昊志机电依托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的精准把控,生产各环节均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的先进模式给予了一致好评。
值得关注的是,11月5日,一年一度的工业盛会“2025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将举行,届时,昊志机电将携带一批行业领跑技术和新品亮相,比如其创新型拉刀机构,相比同行的碟簧拉刀机构能提升10倍的寿命;比如其全球首发的超级电机电主轴,可轻松应对金属零件的重切加工需求,可实现0.98秒~1.56秒的极速响应,且配备各类传感器,可实现动态补偿、故障预判等。
AI时代的新机遇
对于昊志机电来说,扑面而来的AI热潮,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打开了新机遇。
比如,由于 AI 算力基础设施(如服务器、高速交换机)需求快速增长,以及消费电子终端产品持续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国内PCB 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PCB,为Printed Circuit Board 的缩写,即为印刷线路板、印刷电路板),而昊志机电在PCB钻孔机、PCB成型机市场的市占率超过60%,在成型机主轴市场的市占率超过80%,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国产化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也为昊志机电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昊志机电主轴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30.3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6.31%,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其中,PCB 钻孔机主轴和 PCB 成型机主轴、外驱加工中心主轴、加工中心电主轴以及数控雕铣机主轴的销售收入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昊志机电还前瞻性布局机器人赛道,借助AI技术提升设备多场景适配能力,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灵活性局限,大幅缩短产线换型调试周期。
今年3月,昊志机电与导轨领域的“特长生”常熟丰之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之盛”)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湖南昊志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重点攻关直线导轨及相关零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据悉,直线导轨是用来支撑和引导运动部件,能提升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与工作效能,为迅速增长的机器人市场服务。
雷群表示,未来,昊志机电还将构建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母机从单一设备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