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住发布亮眼三季报,多家券商上调目标价
从经营及业绩指标看,“高质量”和“规模化”增长的兼顾成为华住集团三季报最大看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各行各业相应发生着深刻变化。消费作为新时代经济增长主引擎被寄予厚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强化品牌引领、标准升级、新技术应用,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契合这一消费转型趋势的产品服务展露头角。
11月17日,连锁酒店龙头华住集团发布最新业绩数据。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之时,华住集团以品牌优势引领,依托会员和运营体系构建的深厚护城河,切中消费转型大势,交出亮眼业绩答卷,为处在变革中的中国酒店业提供发展样本。
实现“高质量”与“规模化”增长平衡
从经营及业绩指标看,“高质量”和“规模化”增长的兼顾成为华住集团三季报最大看点之一。
2025年第三季度,华住中国新开业酒店数为749家,这一数据创下年内单季度新高。截至三季度末,华住集团在营酒店达到12,702家,同比增长17.1%;在营客房约124万间,同比增长17.3%。
旗下门店数量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华住集团整体盈利能力也同步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华住集团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8.1%;酒店营业额306亿元,同比增长17.5%;经调整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0.8%。
从经营指标看,华住中国第三季度日均房价(ADR)、入住率(OCC)、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三大核心经营指标基本恢复至2024年同期水平,其中日均房价304元同比企稳反超,入住率维持84.1%的高位,256元的RevPAR同比基本持平。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华住精细化的管理举措,“包括旗舰店、新店与老店的协同定价、促销管控及激励机制优化等多项举措”。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在三季度财报发布会上表示。
如果和同业对比来看,华住集团的这一成绩显得尤为难得。此前已发布季报的两家A股连锁酒店集团的数据显示,两家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境内各口径RevPAR数据出现同比1到4个百分点的下滑;同期入住率均在70%左右或更低。在全球范围内看,国际连锁酒店第三季度的入住率均不到75%。
在行业普遍承压时,华住集团能够逆势取得较好的经营及财务业绩表现,同时兼顾规模化扩张和保证盈利能力前提下的高质量发展。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酒店业最新趋势现状,以及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实现发展的机遇钥匙。
酒店业“大迁徙”带来新市场增量
普遍认为,中国酒店业已进入存量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机遇的缺乏或市场的低迷。金辉谈道,眼下中国消费者对于出行、旅游的需求开始逐步从或需变成刚需。
与此同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车的普及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中国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逐渐开始重新定义新的消费理念和东方审美,“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悦己’需求的大幅提升,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展演、体育赛事等一系列体验类消费的增长。”金辉表示。
然而,中国酒店行业目前的供给质量显然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和多元化的需求,给酒店企业带来发展空间。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年华住伙伴大会上,华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季琦曾提到,他认为中国酒店业未来最大的机会就在于“供给侧改革”。
“目前中国酒店市场的供给是相对充分的,但高质量的供给是明显缺乏的。相较非常成熟的美国市场,中国酒店行业的连锁化率集中度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国未来连锁化率的提升、低质量供给的出清将会成为一个必然的长期趋势。”金辉在此次财报发布会上分析道。
由此来看,酒店业可以说正迎来一场“大迁徙”,从“从微房量到中房量”、“从单体到连锁”、“从星级到品牌”、“从大城市到县域”,酒店业发展“密码”潜藏其中。
华住集团三季度的另一项业绩指标也能佐证这一趋势——加盟收入增长。季报显示,三季度华住集团加盟收入同比提升27.2%至33亿元;经营毛利同比增长28.6%至22亿元。
这意味着,供给侧改革推动的酒店业“大迁徙”带来机遇,酒店加盟市场展现出发展空间与增长韧性。而华住的品牌号召力、所提供的完善经营体系,成为把握这一机遇的重要基础。
品牌引领高品质消费供给
季琦在2025年华住伙伴大会上回顾华住20年发展时,曾将过往战略总结为三点核心内容:“深耕中国”“三位一体”和“精益增长”。
其中“三位一体”即以品牌为主轴,以会员和科技为两翼,实现品牌引领。在季琦看来,华住是“品牌公司”。
这与当下的消费转型大势不谋而合,而品牌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承载。202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其中提到,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研发驱动的品牌力正是华住多年来形成的一项核心竞争优势。华住希望以品牌侧的研发创新为媒介,与加盟商共同“将蛋糕做大”。
基于长久以来对中国市场形成的了解与洞察,华住针对不同市场打造了不同调性的品牌。同时,华住通过有价值主张的设计为不同品牌注入“灵魂”,更精准的触达目标受众。
目前,华住旗下备受市场认可的 “金三角”汉庭、全季、桔子深入下沉市场。根据《HOTELS》杂志2025年最新排名,华住集团旗下汉庭酒店以359,475间客房成为世界规模第一品牌,全季酒店也以325,999间客房位列全球第四。
而这一注重精神与体验的品牌建设路径,也天然适用于发展中高端品牌。眼下,桔子水晶、城际、漫心深受中高端受众欢迎。在2025年华住伙伴大会上,华住发布全新品牌“全季大观”。
金辉指出:“全季大观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我们中高端品牌矩阵,实现从东方到西方品牌,从精选服务到生活方式的全品类覆盖。全季大观构建出含蓄、内敛且富有雅蕴的东方审美体系,实现从简单的住宿功能到生活方式体验的价值跃迁。”
持续强化会员权益,营造广阔会员生态
品牌主轴持续强化的同时,会员和科技这“两翼”同样为华住竞争壁垒的构建添砖加瓦。
截至三季度末,华住会会员数量已突破3亿;三季度会员贡献的间夜量同比增长19.7%,贡献占比同比提升。根据国际旅游产业权威媒体与智库Skift发布榜单,华住会当时以2.88亿注册会员位居会员总数全球第一,以每间客房对应243位会员位居酒店会员忠诚度榜首。
这一成绩离不开华住以客户为中心、以先进技术持续优化会员体验的长期投入。目前,华住已实现最快10秒入住,每年处理2.8亿年间夜的预订处理,人房比低至0.17,每年为超3亿人次提供数字化服务。三季度,华住推出“贵即赔”服务,对系统识别到的订房价差自动退款。系列举措广受会员好评。
金辉提到,这一动作旨在进一步强化会员权益,保障会员在价格和门店的服务上的权益体验。
不仅如此,华住同时打破业务边界,致力形成更广阔的生态。目前,华住集团已与中国银行、中国银联、滴滴、吉祥航空等多方达成合作。“我们希望华住会不仅仅是从过去单一市场出发,而是能更多对接更丰富的客源。”金辉谈道。
据金辉介绍,华住后续将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级服务对接能力,扩大客户群规模;积极探索通过跟中国最头部垂类旅行企业的异业合作,完善会员权益体验,以增强会员黏性,持续加强华住对会员的吸引力。
机构上调盈利预测,新起点再出发
由此,品牌、会员和科技“三位一体”共同为华住同时兼顾高质量与规模化的“精益增长”战略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模式也持续收获机构看好。
摩根士丹利在11月初的研究报告上调华住集团目标价至47美元,将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3%、6%及6%。国泰海通11月11日研报指出,尽管三大酒店集团产品结构类似,但华住RevPAR绝对值明显领先;从渠道与会员能力、营业利润率反映的经营效率、收入和利润等维度看,华住也占据优势。
据中泰证券研报,三季度,以免税、酒店为代表的中高端消费,已经看到企稳回升的信号。对20年深耕中国酒店业的华住而言,此刻仿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11月18日,里昂证券上调华住集团(HTHT.US)目标价至51美元,认为其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为2023年以来最佳,主要得益于行业平均每日房价(ADR)复苏,使公司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持平。该行预计第四季度相关指标将转为正增长。
里昂研报指出,若中国不再兴建更多商业房地产,且在线旅游平台(OTA)在连锁酒店的预订份额保持稳定,华住的RevPAR将实现结构性增长,该行已看到相关迹象。因此,里昂将华住美股目标价由44美元上调至51美元,并维持"跑赢大市"评级,看好其RevPAR加速复苏。
本臻力行分析师Fawne Jiang将华住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48美元上调至52美元。根据TipRanks数据显示,该分析师近一年总胜率为57.9%,总平均回报率为18.4%。
“供给侧改革将会是中国酒店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而这必将给本土的品牌连锁酒店带来巨大的成长机遇和空间。作为中国酒店行业的头部企业,华住将深耕中国市场,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品牌为引领、打造卓越服务,围绕品质与效率,把中国酒店业‘重新做一遍’。我们对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金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