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聚焦政府工作报告:5%增长目标符合预期,4%赤字率加码“科技牛”

财闻 梁晓璇 2025-03-05 20:07:41

如何理解5%的GDP增长目标与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和回顾了2024年工作成绩,并明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各家券商的分析师第一时间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并纷纷给出积极评价。

中信建投(601066.SH)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本次报告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环境,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提出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明确,财政、货币、民生等各项政策取向有力,全年在提振消费、扩大就业、建设现代产业、稳住房地产、化解债务、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等领域的具体工作措施清晰,将有效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引领“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

国泰君安(601211.SH)策略分析师方奕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在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再度明确决策层对于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全年“转型牛”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的主战场在科技。

5%与2%,两个目标怎么看?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左右。

对于5%的GDP增长目标,多位券商分析师表示“符合预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符合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体现了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政策取向。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考验,破局关键在于短期要继续延续“9·26”政治局会议以来的宏观政策,中长期统筹安全与发展,以科技自立、制度创新夯实增长韧性,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促进供需平衡。

长城证券(002939.SZ)分析师汪毅、王正洁认为,考虑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外部压力,GDP增速设定为5%的目标符合潜在增长率下移的中长期趋势,与2024年目标持平(5%左右),体现政策层对经济“稳增长”底线的坚持,避免预期大幅波动。

CPI增速从3%的目标下调至2%,为2004年以来的首次。对此,广发证券(000776.SZ)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则近年CPI本身比较低,2023~2024年年度涨幅均为0.2%,定为2%更为务实;二则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目的在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简单理解就是,政策希望通过供求优化,实现物价中枢合理回升,朝2%的目标去走。也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赤字率或许将高于4%?

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华福证券认为,赤字率从2024年的3%升至4%,叠加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和4.4万亿地方专项债,全年新增政府债务规模达11.86万亿,体现中央加杠杆稳增长决心,对冲地方化债压力。地方专项债增至4.4万亿元,重点投向基建、存量商品房收购、化债等领域,显示“稳投资”仍是核心抓手。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2024年方向,支持“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项目、重点安全领域),但新增5000亿元用于国有银行资本补充,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东吴证券(601555.SH)分析师芦哲、占烁指出,今年4%的赤字率和5.66万亿的财政赤字,隐含的名义GDP规模是141.5万亿,对比去年的134.9万亿,隐含名义GDP增速4.9%。“这种调整并不代表着对物价要求的放松,更多是缓和财政赤字率和赤字规模两个目标的矛盾,往年由于隐含平减指数定得过高,导致赤字率和赤字规模二者难以兼顾。”

罗志恒指出,“4%左右”的赤字率超过了2020年疫情冲击时“3.6%以上”的赤字率水平,为2008年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体现了中央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是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出政策非常实事求是,因时因势顺势而为。”

同时,罗志恒还指出,考虑到1.3万亿元的超长期建设国债、5000亿元特别国债、4.4万亿专项债分别相当于增加赤字率0.9、0.4和3.1个百分点,将三项加总后,2025年赤字率水平可达到8.4%的水平,高于去年的6.6%。

“科技牛”就要来了?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相关的内容也有诸多布局,引起了多家券商的关注。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指出,具身智能、6G、AIPC、AI手机、机器人这五个关键词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说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科技叙事”更加具象化。

郭磊将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归纳为三个重点:一是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包括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和6G;二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是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郭磊认为,在DeepSeek重大突破后,数字化和智能化显然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它有望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和劳动生产率,也会逐步具有总量经济上的意义。

中银证券(601696.SH)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指出,在投资方向上,除报告特别强调的“两重”外,年内有效投资有望继续向“新质生产力”倾斜,“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值得关注。同时,2025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值得期待。

(编辑:徐一嘉)
实时资讯
更多
21:31
浙江三项目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21:28
浙江首座万象天地将于9月底亮相杭州萧山
21:23
8月8日10点,杭州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20:47
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立即辞职,后者今年3月刚上任
20:46
先惠技术与宁德时代签订7.02亿元销售合同
20:34
未尽基本核查义务,招商证券被一家量化私募投诉举报
20:24
美图公司创始人年内12次减持,套现11亿港元买“房”买“公司”不止
20:07
8月8日,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在北京开业
19:55
江铃汽车携手宁德时代,新能源物流车换电仅需2.5分钟
19:3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将承受严重果报
19:33
长城军工:公司股票被非理性炒作,短期可能大幅下跌
19:22
多地强降雨,两部门再预拨4.3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19:19
2025年度电影票房破350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位列榜首
19:17
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5438亿元,移动客户规模达10.05亿户
19:11
天顺股份业绩变脸!上半年从预期盈利变为亏损
19:06
赛力斯7月新能源车销量4.46万辆,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0.87%
19:00
高盛亚洲战略拟减持咸亨国际不超过1230万股
18:32
伊利股份:冷饮业务持续恢复,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7:43
上纬新材上半年净利润降超三成,汇兑损失约768万
17:43
财政部:标普维持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信心
21:31
浙江三项目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21:28
浙江首座万象天地将于9月底亮相杭州萧山
21:23
8月8日10点,杭州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20:47
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立即辞职,后者今年3月刚上任
20:46
先惠技术与宁德时代签订7.02亿元销售合同
20:34
未尽基本核查义务,招商证券被一家量化私募投诉举报
20:24
美图公司创始人年内12次减持,套现11亿港元买“房”买“公司”不止
20:07
8月8日,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在北京开业
19:55
江铃汽车携手宁德时代,新能源物流车换电仅需2.5分钟
19:3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将承受严重果报
19:33
长城军工:公司股票被非理性炒作,短期可能大幅下跌
19:22
多地强降雨,两部门再预拨4.3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19:19
2025年度电影票房破350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位列榜首
19:17
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5438亿元,移动客户规模达10.05亿户
19:11
天顺股份业绩变脸!上半年从预期盈利变为亏损
19:06
赛力斯7月新能源车销量4.46万辆,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0.87%
19:00
高盛亚洲战略拟减持咸亨国际不超过1230万股
18:32
伊利股份:冷饮业务持续恢复,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7:43
上纬新材上半年净利润降超三成,汇兑损失约768万
17:43
财政部:标普维持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信心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全球领先!中伟股份斩获MSCI ESG评级AA级,登顶行业
财闻 08-05
1
中国移动“牵手”腾讯,将依托AI服务千行百业
财闻 08-06
2
三年年报收入存错报,动力新科被责令改正,符合条件投资者可报名维权
财闻 08-06
3
财经早知道|三部门:向境外汇款单笔超5000元应核实汇款人身份
财闻 08-05
4
中办、国办发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中国政府网 08-06
5
财经早知道|上交所出手!对上纬新材部分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措施
财闻 08-06
6
巴西拟就美加征关税提请世贸组织磋商
新华社 08-05
7
“私募一哥"徐翔母亲的1.3亿股卖了17亿元,大恒科技公司控制权将变更
财闻 08-04
8
中国神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停牌
财闻 08-01
9
AI应用蓄势接棒 软件ETF规模及流动性领跑同标的产品
财闻 08-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