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机器人ETF单日涨超4%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行业迈过“0-1”,进入“1-10”阶段的一年
8月6日,人形机器人板块活跃,多只机器人主题的ETF涨幅居前。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景顺长城基金、易方达基金旗下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两只产品,机器人50ETF(159559.SZ)和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SZ),6日分别上涨4.35%、4.34%,居于当日ETF涨幅榜第一、第二名。
消息面上,8月6日,上海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等多项具体指标。8月8日(周五)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北京开幕,本次将有100余款新品将首发亮相,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2025年或是行业迈过“0-1”,进入“1-10”阶段的一年,值得重点关注。在政策与产业的积极推动下,可以关注一下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下一代机器人无法发生大改动的方案具有较高确定性,如谐波减速器、关节总成商等;二是跟踪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变化,后续可关注mim能否在其他位置的零部件上使用,国内供应商中主业优异、技术能力较强以及拥有设计能力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三是国内外机器人厂商相关的产业链机会。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近半份额。银河证券认为,在2025WAIC大会中,各机器人本体展示场景从单纯跑跳和工业端,逐步扩散至商用服务端、家用端,且更多展示了连续、持久作业能力。这显示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能真正发挥功能/情绪价值、方便采集数据进行模型迭代的场景中更具备率先落地优势,看好中短期其在工业物流、to B机构养老、特种环境(转炉炼钢,电力巡检),以及 to C陪伴&玩具机器人场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