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板块暴跌背后,行业需直面新周期阵痛

财闻 姚飞 2025-10-13 17:50:37

10月10日锂电板块受挫,其中多支个股跌幅超10%,行业整体需直面扩产增效后以及技术迭代前的阵痛

10月13日,锂电池板块依旧延续上周的下跌态势,但幅度已大幅收窄。截至今日收盘,锂电池板块微跌0.83%,其中几只个股表现亮眼,赣锋锂业(002460.SZ)涨幅达9.1%,亿纬锂能(300014.SZ)反弹后涨幅达3.72%。

前一周,节后最后一个交易日(10月10日),锂电池板块暴跌5.87%,超400只概念股中近9成下跌,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5亿元。其中,利元亨(688499.SH)先导智能(300450.SZ)亿纬锂能(300014.SZ)天宏锂电(873152.BJ)等8家上市公司跌幅超过10%,超50家个股跌逾5%。

消息面上,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25年第58号公告,决定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从行业的基本面上来看,此次暴跌并非偶然。2025年以来,锂电池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技术迭代等多重挑战。

产能过剩价格战持续内卷

全球锂电产能在2020-2025年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全球锂电池产能达3100GWh,是需求的3.1倍;2025年产能预计增至5700GWh,而需求约1700GWh,产能利用率可能降至35%左右。

虽从市场角度来看,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加,但产能过剩导致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进行的低价竞争,还导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合计产量为139.6GWh,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45%。1-8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970.7GWh,累计同比增长43%。

然而需求量的增速却没有匹配上。尤其是作为锂电池应用最重要的新能源车领域,增速明显放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52.4万辆,渗透率为50.4%,2024年全年为47.6%,而这一数字放在2023年仅为31.6%。渗透率趋于饱和,市场竞争从增量转为存量,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固态电池发展增加悬念

由于新能源汽车对续航和成本的极致追求推动电池技术快速升级,而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其技术突破加速对传统锂电池行业形成冲击。

本月初,中科院物理所黄学杰团队联合多所机构,开发出 “碘离子界面调控技术”,解决了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原型电池循环稳定性显著提升,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为了抢占固态电池市场的先机,传统锂电池企业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纷纷进行战略的调整。而固态电池的多技术路线,让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上付出巨大代价,同时在成本控制、人才储备上也需要更高投入。截至目前,超过10家中国上市车企、电池企业、设备供应企业披露了固态电池的开发进展或量产时间。

宁德时代(300750.SZ)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主攻硫化物路线,近期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计划于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比亚迪(002594.SZ)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在2030年将其应用于主流电动车型。

随着首款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智己L6在今年5月上市,市场对新技术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传统车企的步伐也更加积极。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支持1500km续航里程,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宝马、奔驰等车企已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

在技术拐点来临之际,无论是电池企业还是整车企业,均纷纷开始了全新的布局,尤其海外企业也试图在新技术上寻找追赶的机会。对锂电行业本身来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掌握关键的技术节点以及打通相关的产业链路,将成为这一周期的关键。

直面新周期阵痛方能抓住未来机遇

在过去五年,新能源车企发展势头迅猛,锂电作为上游行业也经历了快速发展,主要的新能源电池企业营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经历了2022-2023年高速增长后,2024年相关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回落明显。

在产能过剩、价格战和技术迭代的多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将加速,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新的竞争点或将逐步分散至固态电池、全球化布局、储能市场以及资源回收等方面。

虽然锂电池行业短期内面临多重挑战,但长期来看,新周期的形势已初见端倪。

10月11日至今,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连续发文,称持续看多锂电板块,看好锂电行业基本面。中信建投认为,锂电行业当前时刻催化多,此次锂电板块大跌,实际是中性预期的政策甚至对海外产业和电池都是利好下的大跌。

其依据是,排产旺季材料和储能电池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提升,2026年需求越发明朗,锂电Q3(第三季度)基本同环比明显增长。

另从中金发布的研报来看,2025年产业链新增供给释放放缓,叠加储能需求仍有增量,各环节供需关系边际改善。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需求达1873GWh。尽管未直接使用“买入”或“增持”等评级术语,但传递了积极的态度。

(编辑:郭梓昊)
实时资讯
更多
17:13
美国新车均价首次突破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17:09
建投能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32%
17:08
央行明日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7:08
央行:10月15日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7:04
谷歌将斥资15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AI数据中心
17:02
晨鸣集团吉林基地全面复工复产
17:00
宗申动力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超70%,子公司宗申航发终止上市辅导
16:55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16:54
渤海汽车:重大资产重组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16:47
小商品城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1%,义支付交易额突破270亿元人民币
16:46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07.87%~3211.74%
16:42
广大特材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卫明被实施留置措施
16:30
德国9月破产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4%
16:19
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11月9日将发布一款新车
16:15
世界钢铁协会:预计2026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反弹1.3%,达到17.72亿吨
16:15
吉比特: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7%~86%
16:05
再续前缘!黄仁勋赴SpaceX基地,向马斯克交付首批DGX Spark
16:04
金龙鱼:全资子公司梁汾醋业增资至约6.8亿元,增幅约17%
15:56
米其林下调2025年业绩预测,欧股开盘跌超9%
15:50
大疆就“中国军工企业”清单判决在美上诉,坚称反对技术军事化
17:13
美国新车均价首次突破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17:09
建投能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32%
17:08
央行明日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7:08
央行:10月15日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7:04
谷歌将斥资15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AI数据中心
17:02
晨鸣集团吉林基地全面复工复产
17:00
宗申动力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超70%,子公司宗申航发终止上市辅导
16:55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16:54
渤海汽车:重大资产重组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16:47
小商品城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1%,义支付交易额突破270亿元人民币
16:46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07.87%~3211.74%
16:42
广大特材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卫明被实施留置措施
16:30
德国9月破产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4%
16:19
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11月9日将发布一款新车
16:15
世界钢铁协会:预计2026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反弹1.3%,达到17.72亿吨
16:15
吉比特: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7%~86%
16:05
再续前缘!黄仁勋赴SpaceX基地,向马斯克交付首批DGX Spark
16:04
金龙鱼:全资子公司梁汾醋业增资至约6.8亿元,增幅约17%
15:56
米其林下调2025年业绩预测,欧股开盘跌超9%
15:50
大疆就“中国军工企业”清单判决在美上诉,坚称反对技术军事化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荷兰政府将会对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采取限制措施,中方回应
财闻 10-13
1
财经早知道|商务部回应美方对华加征100%关税
财闻 10-13
2
赛力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公司上半年累计销量达17.21万辆
财闻 10-13
3
杭州之江路隧道全线贯通 全长6.3公里
财闻 10-12
4
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交所对北方稀土及关联方予以监管警示
财闻 10-13
5
黄力平出任万科董事长,多方支持推进改革化险
财闻 10-13
6
联通宣布开放eSIM手机业务预约通道 iPhone Air中国大陆上市倒计时?
财闻 10-13
7
两大稀土巨头再度官宣提价 稀土永磁板块逆势走强
财闻 10-13
8
A股进入季报披露期,60余家公司率先预告业绩,2家公司已发布三季报
财闻 10-13
9
关于中美对对方的船舶靠岸收费,海关总署回应
财闻 1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