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信林三季度实现利润翻倍,第二增长曲线算力业务大爆发
迈信林表示,第三季度业绩高增,主要是算力服务及销售业务同比增长。
近日,迈信林(688685.SH)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迈信林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48.42%;实现归母净利润5634.37万元,同比增长55.17%。
其中,迈信林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达到1526.3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02.58%,实现利润翻倍,加速增长态势明显。
与此同时,迈信林的现金流量指标亦大幅改善,前三季度,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亿元,同比大增510.46%,显示其回款增加,产业链地位提升,盈利质量优良。
迈信林表示,第三季度业绩高增,主要是算力服务及销售业务同比增长。
第二增长曲线算力业务大爆发
迈信林是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其业务板块可分为三大部分:航空航天零部件,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及AI算力。
其中,AI算力是迈信林新进入的赛道,自2024年方才正式启动。彼时,迈信林敏锐地判断2024年为“算力元年”,并通过及时布局,在国产算力赛道占据了先机。尽管新业务启动时间不长,但增长极快。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迈信林的AI算力服务就实现营收1.5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达到 53.36%,同比增超8倍,画出了一条陡峭的第二增长曲线。
据悉,迈信林的算力服务及销售业务板块整体毛利率高达82.18%,这显著提升了迈信林的整体盈利能力。
从迈信林披露的信息来看,其AI算力业务斩获了不少大订单。比如今年6月,迈信林披露,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与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仪大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计签订4份合同,合同金额高达11.84亿元,合同内容为提供高性能服务器集群,用于客户的大模型推理。
迈信林联合苏州市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这一枚多方协作携手结出的硕果,共计规划上架1000余台高端智能算力设备,算力规模近8000P,投资规模不低于20亿元,预计将助推迈信林的AI算力业务再上一个台阶。
从二级市场的反馈来看,迈信林进入AI算力赛道堪称“叫好又叫座”。同花顺显示,截至11月3日收盘,迈信林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已高达85.71%。
主业护城河稳固,低空经济已布局
AI算力以外,迈信林在传统主业上依然稳扎稳打,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中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
公开资料显示,迈信林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多次被客户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A 类)”等荣誉称号。深厚的客户合作关系,为迈信林提供了持续稳定的订单来源。
此外,迈信林持续将战略创新、优化业务布局作为公司的发展核心驱动力。今年上半年,基于对低空经济产业爆发式增长潜力的综合评估,迈信林正式成立无人机事业部,开始逐步拓展民用无人机板块业务。
市场人士认为,迈信林进军无人机领域,并非简单的多元化策略,而是“精密制造+”战略的自然延伸。迈信林在航空级精密制造领域多年的深厚技术积累,可为无人机、eVTOL等飞行器提供高精度结构件及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精密制造+数字技术”双轮驱动,持续赋能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月底举办的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上,迈信林荣获“苏州市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中心(精密零部件)” “苏州市低空经济领航企业”称号。
持续夯实技术优势,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迈信林这份高增长的三季报,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迈信林在技术研发上的加码投入,而技术优势正是迈信林维持行业领先、驱动业绩增长的基石。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迈信林的研发投入为2979.04万元,同比大增49.61%,旨在夯实传统主业的同时,为跨界创新业务提供支撑。
截至上半年末,迈信林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 12 项核心技术,涵盖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航空航天专用高温合金多轴高效加工技术等关键领域;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43 项,实用新型专利 160 项。
中航证券研报认为,迈信林坚持研发及技术创新,有助于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航空航天装备向着更高性能方向升级,以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智能化要求的提高,行业将催生出新需求,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高速发展,都将带动迈信林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提升,贡献业绩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