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高回报!立讯精密首次中期分红、营收净利齐超预期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与产业链重构挑战,立讯精密持续推进“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实现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10月30日,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超出此前业绩预告上限。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亮眼,单季营收达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立讯精密还自愿披露了2025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65.18亿元至171.86亿元,同比增长23.59%至28.59%,增幅超出以往平均水平。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5.24%,较上年同期(14.98%)提升0.26个百分点,体现股东回报水平的稳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基于稳健的财务表现与持续向好的盈利水平,董事会首次审议通过前三季度利润进行分配,实施现金分红,派发现金超11亿元。此举系立讯精密首次在前三季度进行利润分配,凸显了A股电子行业头部企业实施多次分红、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与产业链重构挑战,立讯精密持续推进“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实现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AI赋能终端,龙头地位稳固
随着模型优化、压缩技术和芯片算力的提升,AI手机、AI笔记本、AR/VR设备等智能终端需求爆发,消费电子业务在AI终端智能化浪潮中迎来新的机遇。
立讯精密是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精密零组件、功能模组、结构件及SMT、SiP领域以及系统集成等的企业。依托声、光、电、散热、射频、结构件等一体化技术优势,公司成为行业内少数能提供完整AI终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公司深度绑定大客户,成功导入多个新产品项目,并在AR/VR、消费级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持续与客户加深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达977.99亿元,同比增长14.32%,占总营收的78.55%。
值得一提的是,闻泰业务整合进展顺利,公司在OEM和ODM领域实现了全链条突破,纵向完成了“零件-模组-整机”的垂直整合,横向推进客户业务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在消费电子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在服务器、散热技术及高速互联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公司可提供“铜、光、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布局液冷服务器、AI芯片散热模组等高端产品,已成功切入英伟达、华为等头部供应链。224G高速线缆产品已实现量产,448G产品也已与多家主流客户展开预研工作;400G、800G光模块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1.6T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热管理业务预计在2025年实现营收和利润的翻倍增长;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产品已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进入量产阶段,具备了一次、二次、三次电源供应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110.98亿元,同比增长48.65%,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
今年上半年,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表现优秀,其中约60%的收入增长来源于高速电连接产品,另有约40%则来自电源模块、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等,主要得益于与头部核心客户的深度合作。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2025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研发支出达81.70亿元,同比增长16.77%,公司专利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并与Meta、阿里云等合作共建AI算力中心,进一步强化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生态布局。
从Tier 1供应商向“整车解决方案”升级
汽车电子业务进入规模化放量阶段,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变量。公司从Tier 1供应商向“整车解决方案”升级,2024年获得特斯拉、蔚来等十余个车型订单,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预计汽车业务营收贡献率将从2023年的8%提升至15%。
通过整合莱尼相关资产,公司在车载HUD、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领域已进入全球前十。在高压、高速线束方面持续发力,今年陆续实现量产;在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产品稳定供货,低压、高速产品在主流车厂项目中也取得突破。
在智能座舱相关业务中,公司主要与地平线、Momenta、高通等方案平台进行深度合作。除了EMS模式项目,自主研发的产品也获得了头部客户定点,预计在四季度实现批量供货;2024年新布局的智能底盘产品线,预计在今年实现营收的0到1突破。
莱尼并入公司后表现超预期,有望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公司于报告期内完成对莱尼汽车线束资产及闻泰ODM/OEM业务的收购,并通过垂直整合与智能制造赋能,推动被收购资产实现经营改善。相关并购不仅在财务上带来约4.79亿元的公允价值收益,也进一步强化了资源协同与订单承接能力。
公司在全球多地设有生产基地,包括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泰国工厂的投产将支撑年产能提升50%,推动汽车业务规模突破200亿元,为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在印度布局的产能,也足以覆盖公司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各业务板块当前及未来的相关需求。
未来,立讯精密将继续加大对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投入,持续推进从“硬件制造”向“智能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