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刺客”来袭,鸭绒直冲三年来高点,你还会买吗?
羽绒服原料和工价都涨到高点。
#月薪多少才穿得起大几千的羽绒服#、#国民品牌羽绒服价格普遍突破千元#……日前,一系列关于羽绒服涨价的话题词接连冲上微博热搜,成为大家热议话题。
2025年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伴随而来的“羽绒服刺客”也让人大呼穿不起。
这突然的消费升级从何而起,近日财闻来到全国最大的羽绒服装生产供应基地之一嘉兴平湖实地探访。
相关行业人士对财闻记者表示,鸭绒、鹅绒等原料涨价,人工费上涨以及去年“0羽绒”风波等多重因素有关。
另外,相对平价的鸭绒羽绒服较高端的鹅绒羽绒服涨幅更大。
具体来看,原料方面,或受猪肉价格下跌影响,鸭肉、鹅肉需求减少,叠加养殖端行业产能调整,羽绒供应收缩,对羽绒价格形成支撑。其中尤其是鸭绒涨价更为明显。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90%白鸭绒价格达到近年高点。90%白鹅绒近年价格高点出现在2024年年中,近期尽管价格同比上涨,但未及当时高点水平。


“现阶段羽绒服涨价的情况,原料和工价影响大概四六开,今年工价涨很多,因为前期备货太少了,加上今年平湖工人少。”嘉兴市久麦服饰有限公司经理丁莉告诉财闻。
平湖市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主任张斌飞也向财闻解释道:“去年因为天气相对不冷,加上‘打假’活动,大家不敢买羽绒服,导致库存高企。所以上半年厂商不敢生产,集中在下半年开工,原料等需要集中采购、自然涨价。”
张斌飞提到的“打假”活动指向去年底的“0羽绒”风波。2024年11月,多家媒体报道,部分羽绒服产品号称“70%含绒量”“90绒”“鹅绒”等,但通过抽检发现绒子含量几乎为0%。即吊牌上写的是“羽绒服”,但实际填充几乎没有真正的绒子,只是用“飞丝”“绒丝”或更低级别材料替代。
这一“打假”活动倒逼行业生态改善。而对消费者而言,“避雷”有低质低价商品外,面对羽绒服价格波动,最关心的可能仍然是,如何让自己的钱花在刀刃上,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在占据全国女装羽绒服80%市场份额的产业基地平湖,产业及监管各方尝试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希望通过全国首个“羽绒服质量分级体系”破解羽绒服行业长期存在的绒子含量虚标、以次充好等消费痛点。
一般而言,绒子含量、蓬松度、浊度、钻绒值、色牢度是衡量羽绒服质量的5大核心指标。平湖此次依据这些指标,将产品质量划分为1A至5A五个等级,最高等级5A代表行业顶尖品质,同时首次将80绒以下产品纳入分级,填补中低端市场质量认定空白。
据了解,平湖17家企业经过质量分级认定的优质羽绒服近日将正式登陆淘宝直播上市销售。

“原来商家只能自己定价,用了好绒、好面料、好工艺,别人不知道。我们这个分级认定,就是把商家这样诚信、诚恳的做法给显示出来了。对商家而言也是一个‘护身符’,质量有承诺之后,价格就不会被打下去,有助于价格体系的稳定。”张斌飞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