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海昌新材开画第二增长曲线
海昌新材此次搭上卫星物联网的板块东风,主要缘于其正在进行的一场股权收购。
11月22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
业内人士认为,卫星物联网业务启动商用试验,标志着我国卫星物联网正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商用的关键阶段,将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注入新动能,也将为相关公司带来一系列全新发展机遇。
在该消息刺激下,11月24日,即该消息落地的首个交易日,A股卫星物联网相关概念公司表现亮眼,多只个股涨停。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主营粉末冶金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海昌新材(300885.SZ)股价也表现积极,截至收盘,上涨2.90%。
2.55亿收购卫星通信企业
海昌新材此次搭上卫星物联网的板块东风,主要缘于其正在进行的一场股权收购。
9月19日,海昌新材公告,拟以2.55亿元的价格,现金收购深圳市信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为通讯”)51%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信为通讯成立于2019年,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天线定位领域射频核心部件及相关模组件,如高精度 GNSS 卫星定位天线、北斗卫星通信天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形变监测等多个领域。
显然,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进入规模化商用后,信为通讯是直接受益者。
从财务指标看,信为通讯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盈利势头。根据公告,至2024年末,信为通讯净资产为4467.87万元,2024年全年营收为9671.60万元,净利润为3036.81万元。
本次收购还设有业绩承诺,即信为通讯承诺在 2025 年度、2026 年度、2027 年度累计实现净利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不低于 1.2亿元,若实际业绩低于承诺数的85%,将对海昌新材给予补偿。
按此计算,海昌新材如完成本次收购,每年将直接因股权投资而获得约2000万元的净增利润。
海昌新材开画第二增长曲线
事实上,对于海昌新材而言,此次收购的意义绝不仅限于财务上的每年利润增厚,本次收购还将是海昌新材开画第二增长曲线的开始。
海昌新材表示,本次收购是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布局,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实现产品在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的拓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公开资料显示,海昌新材专注于粉末冶金压制成形(PM)、金属注射成型(MIM)精密零部件、复合软磁(SMC)定子及金属合金软磁磁粉芯、小模数精密齿轮(SPG)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含新能源)、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
而信为通讯深耕卫星天线定位领域,其产品和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的精准导航、自动驾驶、车辆监控及紧急救援等应用场景。
如果海昌新材顺利完成本次收购,信为通讯擅长的卫星天线定位技术就可以与海昌新材现有产品及解决方案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双方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壁垒,提升双方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的影响力和客户黏度,扩大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多元化应用。
此外,在下游客户方面,双方也能实现客户资源的深度互补,扩大在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割草机等领域的影响力和产品应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卫星物联网市场未来的广阔空间,将给海昌新材装上新的增长引擎。据中信建投研报预测,2029年,卫星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