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消费电子ETF收涨1.67%
电子行业需求持续复苏,供给有效出清,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国产化力度超预期。
11月26日,深成指、创业板指双双低开高走,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超3%。板块方面,医药、零售、CPO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装备、林业、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15%,深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2.14%。ETF方面,华夏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159732)收涨1.67%,成分股中,长盈精密(300115.SZ)涨9.16%,东山精密(002384.SZ)涨6.8%,信维通信(300136.SZ)涨5.74%,胜宏科技(300476.SZ)涨4.51%,瑞芯微(603893.SH)涨4.19%。
消息面上,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推出多项重磅举措,工信部正式启动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这将推动卫星通信逐步成为消费电子终端标配,加速AI技术向消费端渗透,助力终端智能化升级。此外,华为已官宣定于11月25日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将推出Mate 80系列、Mate X7及多款全场景新品,其中Mate 80系列将搭载低轨卫星通信模块。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消费电子板块经调整后已有性价比。数据显示iphone17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建议关注果链相关标的低位布局机会。持续关注AI眼镜等新型消费电子品类投资机会。
德邦证券指出,存储价格持续上涨,TrendForce将2025Q4一般型DRAM的涨价幅度从8%~13%上调至18%~23%。本轮存储芯片需求主要源于大型科技公司在AI时代的算力基建,预计持续性较强。然而,存储大幅涨价可能对消费电子环节造成压力,TrendForce预计明年手机整机成本将再提升5%~7%,笔记本存储器成本占比将扩大至20%以上。存储原厂扩产结构出现分化,三星和海力士加速建设1c DRAM产能,可能导致消费级存储供需进一步紧张。此外,存储涨价为国内存储厂扩产提供了有利环境,原厂及相关半导体设备厂商均有望受益。
东海证券指出,电子行业需求持续复苏,供给有效出清,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国产化力度超预期。英伟达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62%,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66%,主要由GB300加速推广推动,四季度营收指引达650亿美元,大幅超越市场预期。谷歌发布Gemini 3模型,完全基于自研TPU训练,在多项AI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前代,展现了领先的推理与多模态能力,体现了从芯片到软件的“全栈式”AI技术闭环。当前行业结构性机会集中在AI算力、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存储涨价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