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西贝“互撕”引发A股预制菜概念发酵,行业规模剑指6000亿
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值得关注的是,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含是否使用、使用方式)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围。
9月15日上午收盘,A股预制菜概念发酵,得利斯(002330.SZ)集合竞价封死涨停板,三江购物(601116.SH)上午盘中涨停。
近日,罗永浩吐槽西贝的事件持续发酵,再度引发外界对预制菜行业关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5年将突破6173亿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160%,其中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过60%。
消息面上,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值得关注的是,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含是否使用、使用方式)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围。
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征求意见稿)》,不过截至目前,该标准尚未正式发布实施。征求意见指出,标准适用于预制菜的生产和经营,不适用于主食类食品、净菜类食品、即食类食品和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产品。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9500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2020年以前预制菜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逐年增长,在2021~2022年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有所降低。但自2023年起逐渐开始回升,并于2024年达到企业注册数量顶峰,相关企业数量超1万余家。